(一氧化碳)崗位職業衛生操作規程
1. 一氧化碳
2 術語
2.1一氧化碳(CO): 無色無臭有毒性的氣體,分子式CO,分子量28,是有機物氧化或燃燒的中間產物
2.2煤氣設施:所有流經煤氣(特別是高壓煤氣)的設施,包括與其相連的其他介質(如蒸汽、氮氣、水等)的管路,設備到與煤氣介質第一個切斷裝置都視為煤氣設施。
2.3隔斷裝置:凡在系統無異常狀況下,處于關閉、封止狀態,其承受介質壓力在設計允許范圍,具有煤氣不泄露到被隔斷區域功能的裝置。
3 危害程度:
3.1一氧化碳的特性:是無色、無氣味的氣體。CO與血紅蛋白的結合力要比O2與血紅蛋白的結合力強20倍,而且CO與血紅蛋白結合以后分離的速度極慢。
3.2一氧化碳中毒的實質與危害:人體吸入CO后,大量的血紅蛋白與CO結合就失去了與O2結合的機會,使身體各組織缺乏O2的供應,而發生的呼吸障礙,這就是煤氣中毒。中毒后病人出現頭痛;頭暈;眼花;惡心;嘔吐;會有強烈虛脫感、呼吸及脈搏加速、意識模糊,身體無法自主移動,全身無力;臉色潮紅、意識喪失、呼吸停止或痙孿,嚴重者導致心跳停止而致死忘。
4 有害物質工業衛生允許值:
名 稱
工業衛生允許值(mg/m3)
CO
30
5 職業衛生操作規程
5.1崗位人員在操作時必須嚴格遵守勞動紀律、崗位安全操作規程、堅守崗位,服從管理,正確佩帶和使用勞動防護用品。
5.2生產現場及所屬設備、管道經常保持無積水,無油垢,無灰塵,不跑、冒、滴、漏,做到文明清潔生產。
5.3應經常性的對現場進行一氧化碳濃度的監測
5.4特殊設備內部作業時,應取樣進行一氧化碳、氧氣含量分析,取樣時間不得早于進塔(器)或動火前30分鐘。作業中應根據情況經常進行測定。
5.5當空氣中CO濃度小于24PPm時可連續工作;24~40PPm時,連續工作時間不得超過1小時;40~80PPm時,連續工作時間不得超過30分鐘;80~160PPm時,連續工作時間不得超過15~20分鐘;工作人員每次進入煤氣設施內部工作的時間間隔至少在2h以上;大于160PPm時,禁止入內工作。當作業人員進入容器內作業時,應采取防護措施,設專人監護,防止煤氣中毒、窒息。
5.6發生煤氣中毒事故時,救護者在采取自我保護措施后,將中毒者迅速救出煤氣危險區域,抬到空氣新鮮的地方,立即采取現場急救措施。
5.7中毒輕微者,如出現頭痛、惡心、嘔吐等癥狀,應直接送往附近醫務室急救。
5.8毒較重者,如失去知覺、口吐白沫等癥狀,應立即組織現場搶救,通知煤氣防護人員、急救中心趕到現場急救。
5. 9中毒者已停止呼吸,應在現場立即施行人工呼吸。同時通知煤氣防護人員、急救中心醫護人員趕到現場急救。
5.10中毒者可送往有高壓氧倉的就近醫院搶救,途中應采取有效的急救措施,并有醫護人員護送。
5.11當發生多人煤氣中毒事故時,應先將中毒者全部搶救出危險區域,再分輕重進行急救。

- 上一篇:浙江臺州一家6人凌晨突然死亡 疑似煤氣中毒
- 下一篇:常見氣體的檢測方法